---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河南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如何扬长补短稳步向前?专家学者给出融合发展新思路

0
作者:dzghy 发布时间:2024-08-07 浏览次数: 打印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

7月30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提出,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健全产业链群发展体制机制,优化政策和制度供给,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数智化转型是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的发展之路,今后将如何落地?河南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发展上有哪些优势?哪方面还需追赶?河南以及河南企业接下来应如何发力?针对相关问题,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来到河南省数字经济产业协会,与协会党委书记、会长,中钢网董事长姚红超,河南省电子规划研究院院长宋北光,华夏数智研究院联合创始人龙心三位企业家及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河南的相关政策和河南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如何发展。

引领千企共融,促进河南省数字经济发展

河南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如何扬长补短稳步向前?专家学者给出融合发展新思路(图1)

现如今,河南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此契机下河南省数字经济产业协会应运而生。

协会党委书记、会长,中钢网董事长姚红超告诉记者,协会自创办以来,已吸纳一千三百多家会员企业,旨在促进河南数字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协会通过资源整合、企业资源相互利用,组织企业参观学习,整合省内百余位专家资源对企业发展和数字化转型中所遇到的困难进行帮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到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因此,结合河南省情,协会接下来的工作开展方向也尤为关键。对此,姚红超介绍了接下来协会的工作方向。

“首先就是加强政策的研究,”姚红超表示,“本次三中全会数字经济方面提出很多新的、好的政策,特别是对数字经济与民营企业发展的利好政策,我们要做好研究和解读,然后对河南企业做更多的分享。”

第二,就是要推动技术创新,加大对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及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创新研究。

第三,要促进产业融合,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也是国家的发展方向,协会要促进河南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最后,姚红超提到,要加强数字经济的人才培养,加快人才评价机制的完成,为河南数字经济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

扬长补短稳步向前,强化河南本土数字经济服务力量

河南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如何扬长补短稳步向前?专家学者给出融合发展新思路(图2)

近年来,河南省数字经济发展迎来了新型政策体制、超大的市场规模、海量的数据资源以及丰富的运用场景。随着数字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河南省在数字经济领域的优势不断体现。然而,在持续加剧的竞争下,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因此,要在数字经济市场发展上“扬长补短”。

针对河南数字化经济的发展,河南省电子规划研究院院长宋北光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宋北光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到数字经济和信息化的融合,河南是制造业大省,针对河南来讲,在制造业进行信息化有很大的优势,但是目前,能为制造业提供相关服务的企业我省比较少。“我们是做全省信息化项目验收服务的,在为企业提供的一百多项服务验收中,能提供服务的河南省企业,只占半分之二十左右,大部分都是外省企业。”宋北光说。

宋北光呼吁,目前河南省的制造业要发展起来,同时也要把能为河南省提供信息化服务的企业培养起来。每个行业不一样,所需要的服务也不一样,本地企业服务本地企业,是有一定的优势的。

当前,全社会对数字经济的内涵本质、规律特征、时代特性认识仍不到位,宋北光也提到,河南大量的制造业对信息化、数字化的建设的认知还不是很全面。如何数字化?怎样数字化?这都需要不断宣传和普及。

数字经济信息化是个工具,如何让企业去用好这个工具,就是接下来的我们要做的。

“数智文明”时代下,河南企业要具备“创生精神”

河南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如何扬长补短稳步向前?专家学者给出融合发展新思路(图3)

当今的世界,已经进入了以人工智能为主要标志,以数智融合,碳微共生,地宇一体为主要特征的“数智文明”时代。是以数智化带动的新质生产力和新质生产关系为主导力量,由中国来主动创生,全人类共同参与的人类新文明形态。经过数智文明的发展,人类会在思想、科技以及全球治理体系方面有较大的提升。

华夏数智研究院联合创始人龙心认为,中国的经济和企业都应经过数字化的转型,同时国家在提倡“人工智能+”,因此我们应该把“数字化转型”升级为数字化+智能化的“数智化转型”。

那么作为这条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发展的道路,如何具体落地,龙心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从国家层面来讲,将能进行数字化服务的企业形成链条,将数字产业化;同时,传统产业经过数智化的产业升级形成新的产业链,将产业数字化;另一方面,要将数据价值化,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都会形成庞大的数据,给数据进行确权、定价、交易、流通,成为整个社会的底层资产;最后,要治理数字化,在整个国家治理、社会治理要实现数字化的治理。

从企业层面来讲,第一,企业作业流程要数字化将数据跑起来,数字动起来;第二,将作业数字化形成平台化,构建平台生态体系;第三,人工智能要介入到平台的发展,平台要实现智能化;第四,通过解决企业发展中具体遇到的问题,将智能实战化。

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这条道路上,河南企业家接下来该如何发力,龙心给出了建议。

龙心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河南企业应把握这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数智化所带来的契机,同时河南企业可以“2+3”的理念进行布局。

“‘2’代表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河南的企业应实事求是,根据自己的优势,来做相应的战略规划,”龙心表示,“另一方面,河南企业要开拓创新,打开思维,具备全球的战略思维,要把企业的发展配置到整个数智化时代以及整个国家大的生态体系的构建之中,找到自己的生态站位。”

同时,河南的企业家要具备“3”方面。河南企业家应具备面对新时代的创造式、生成式的“创生精神”;要充分的认识到这个时代的变革,基于“创生精神”构建自己的“创生战略”;最后围绕着战略构建企业在生产、营销、人资等各方面的全方位数智化的“创生系统”。这样,就能为河南的企业注入全新的活力。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